道教斋醮科仪论文大全集

道教斋醮科仪论文大全集

问:道门科范大全集简介
  1. 答:道藏综合索引 书名:道门科范大全集 编著:仲励 卷数:八十七卷 正统道藏:正一部 舍、甲字号 涵芬楼本第976-983册 新文丰本第52册 三家本第31册 道藏提要:编号1213 中华道藏:道教科仪科戒威仪 第42册  
    《道门科范大全集》,原书或题「广成先生杜光庭删定」,或题「三洞经箓弟子仲励编修」。仲励为南宋或元代道士。全书凡八十七卷,收入《正统道藏》正一部。此书为道教斋醮仪范总集,共辑录十六种斋醮仪法,凳备念凡拜章、消灾、忏禳、安宅、启醮、设坛、谢罪等皆详述其过程。其篇目如下:滚和
    生日本命仪 忏禳疾病仪 消灾星曜仪 灵宝太一祈雨雪仪 文昌注禄拜章道场仪 祈嗣拜章大醮仪 誓火禳灾说戒仪 安宅解犯仪 解禳星运仪 南北斗同醮仪 北斗延生仪 真武灵应大醮仪 道士修真谢罪仪 上清升化仙度延神道场仪 东岳济度拜章大醮仪 灵宝崇神大醮仪
    上述的各种斋醮仪式,大都分列「启坛仪」、 「早朝仪」、「午朝仪」和「晚朝仪」,繁简不一。这些斋醮仪式包罗了祈嗣、祈雨雪、禳病、拜章、消灾、忏禳、安宅、启醮、设坛、延生、济度、谢罪、崇神等不同内容,用于禳灾度厄、保命延生、超度亡灵等。属于对唐宋间道教科仪的一次总结,保存了唐五代之前道教科范的不少重要资料,是研究道教仪式不可缺少的典籍。该书现收录于明代《正统道藏》正一部。
    任继愈主编:《道藏提要》(北京:中国社会枣困科学出版社,1991),第592页。 胡孚琛主编:《中华道教大辞典》(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5),第300页。 任继愈主编:《宗教大词典》(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),第168页。
问:道教的斋醮科仪有哪些?
  1. 答:道教的斋醮科仪,俗称“道场”,谓之“依科演教”,简称“科教”,也就是法事。比如(一轮唤运)早晚坛功课腊梁(二)祝将科仪(三)祭孤科仪 (四)祝寿科仪(五)庆贺科仪 (六)接驾科仪(七)大回向科仪(八)进表科链搭仪(九)水火炼度仪(十)灯仪
  2. 答:道教的门派太多,而且现在也分别地域化了,所以说科仪有多少,这个问题,估计没人可以肯定的回答你
问:斋醮的科仪涵义
  1. 答:下面分六个部分加以介绍:
    “斋”的原意指齐和净,后为斋戒、洁净之意,指在祭祀前,必须沐浴更衣,不食荤酒,不居内寝,以示祭者庄诚。道收此礼,祈禳之初,素食清心,沐浴洁身,谓之“修斋”的初为滚拍“积德解愆”,再则“和神保寿”,后为“专道”、“乐道”、“合道”,即为“修道”,此为修斋的最高境界。因此道教,重视修斋,并制定了一整套斋法。按照它的规模和作可以分为: 包括三篆七品,三篆指金篆斋、玉篆斋、黄篆斋;七品指三皇斋、自然斋、上清斋、拆山指教斋、涂炭斋、明真斋、三元斋(见《洞玄灵宝玄门大义》)。
    各种斋法有着不大御羡同的意义,如金篆斋“上消天灾,保镇帝王,玉篆斋“救度人民,请福谢过”,黄篆斋“下拔地狱九幽之苦”等等。
    全真派道士,仍保持食素。正一派道观在初一、十五或其它宗教节日,均要素食,等等。都是在持斋以奉道。
    “醮”的原意是祭,为古代礼仪。《说文》曰其一为冠娶二为祭祀。道教继承并发展了醮的祭祀一面,借此法以与神灵相交感。
    “醮”亦有“醮法”。所谓“醮法”,指斋醮法事的程式、礼仪等规矩。
    “醮”的名目很多,大凡世人有所需就会有相应的建醮名目,如祈雨九龙醮、正一传度醮、罗天大醮等等。斋法与醮法本不一样,后来相互融合,至隋唐以后,“斋醮”合称,流传至今,成为道教科仪的代名词。
    “斋醮科仪”指醮祷活动所依据的一定法规。一般有阳事与阴事之分,也就是有清醮与幽醮之分。
    清醮有祈福谢恩,却病延寿,祝国迎祥,祈晴祷雨,解厄禳灾,祝寿庆贺等,属于太平醮之类的法事。
    幽醮有摄召亡魂,沐浴度桥,破狱破湖,炼度施食等,属于济幽度亡斋醮之类的法事。
    宫观道众每逢朔、望日,重要节日,祖师圣诞,都要举行祝寿、庆贺等典礼,这些常行的仪规统属斋醮科仪。
道教斋醮科仪论文大全集
下载Doc文档

猜你喜欢